一是建好产业平台“主载体”。按照“区块整合、核心扩容、平台提升、职能分离”要求,全面启动开发区(园区)整合提升,将镇(街道)工业区块整合到开发区,布局未来省级“万亩千亿”平台。积极谋划争取国家农机装备智造园,总投资250亿元的中国五金物流港列入国家商务部重大外资项目,国家林草局与省政府共建的国家林草装备科创园项目落地建设。出台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,开展全域低效用地综合整治,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356.8亩,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346.1亩,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5740.1亩。
二是抓牢产业项目“牛鼻子”。聚焦产业链强链补链,全面掀起大抓项目热潮,今年以来,引进3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7个、到位资金42亿元;总投资211.4亿元的26个“芯屏器核”项目入驻电子信息产业园,总投资23.97亿元的阔创、德硕、纳瓦斯3个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。
三是做优品牌创新“大文章”。大力实施品牌与创新双轮驱动战略,实体化运行品牌办,编制《永康品牌战略发展规划方案》,累计主导和参与制定“浙江制造”标准107个,“品字标”建设连续5年走在全省前列。谋划建设高能级丽州研究院,出台高“含金量”的20条人才新政,高规格举办“上海·金华周”永康专场等8个“揭榜挂帅”大型招才引智活动,新引进顶尖和领军人才16名,国家高新企业申报通过率、新增申报企业数连续三年金华第一,科技型企业突破千家。
四是激发数字转型“新引擎”。深入实施数字经济“一号工程”,按照“数字化生产线—数字化车间—智能化工厂—未来工厂”的路径打造新智造五金产业集群,新增实施数字化生产线项目40个、智能工厂(车间)项目10个,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完成验收,“串联式”数字化改造模式获评省最佳实践案例,实现规上企业超千家。